天門市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十三五”時期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市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加快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和智慧天門建設的關鍵時期。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和市委七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全市工業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加快我市工業轉型升級,把握“增量提質,跨越趕超”總要求,全面推進工業和信息化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依據《天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特制訂天門市2016—2020年工業發展規劃。
一、發展基礎
?。ㄒ唬笆濉逼陂g發展的總體情況
“十二五”期間,面對復雜嚴峻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全市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增量提質、跨越趕超”的總要求,圍繞做大總量、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品牌創建,加強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運行監測,積極做好服務,切實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市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求進、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1.工業總量穩步提升。2015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到了305家,比2011年凈增91家。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834.1億元,比2011年增長1.87倍。工業固定資產投入236.39億元,外貿出口10486.7萬美元,工業增值稅2.18億元。工業用電量6.02億千瓦時,比2011年增長1.6倍。
2.主導產業不斷壯大。全市紡織服裝、生物醫藥、機電汽配、食品加工四大主導產業完成產值701.2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84%。棉花產業集群、醫藥產業集群被省政府確定為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紡織服裝產業完成產值134.4億元,比2011年增長1.76倍;生物醫藥產業完成產值215.7億元,比2011年增長3.95倍;機電汽配產業完成產值179.8億元,比2011年增長2.45倍;食品加工產業完成產值171.3億元,比2011年增長2.5倍。
3.轉型升級成效顯現。通過實施重點企業技改擴規工程,鼓勵企業攀大靠強,兼并重組,實現了“加速度”增長、“裂變式”擴張。華潤雪花啤酒(天門)有限公司在鞏固年產20萬千升瓶裝啤酒產能的基礎上,新上3萬千升易拉罐啤酒生產線,企業上繳稅金由2010年的1600萬元增至2015年的5742萬元。益泰藥業先后上馬葡醛內酯技改擴規、克林霉素、阿昔洛韋、阿托伐他汀鈣原料藥技術改造及產業化等項目,其中葡醛內酯年產量1000余噸,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和出口基地。成田制藥通過資本重組,組建了人福成田、上海延安藥業。人福成田主導產品匹得邦牌莫匹羅星軟膏迅速搶占市場后,又新上了抗腫瘤藥“來那度胺”等項目;上海延安藥業形成了從原料藥麝香草酚到無極膏的產業鏈,將打造全球最大的無極膏生產企業。中佳合成制藥以原中佳藥業的原料藥生產為基礎,投資3000萬元在岳口工業園重新建廠,現已通過新版GMP認證。景天棉花產業集團通過并購億鑫棉紡等5家棉紡企業,規模達到50萬錠,成為全省最大的棉紡企業,連續三年榮獲全省百強企業稱號,排第93名。華世通科技通過成功并購潛江潛龍藥業有限公司,與臺灣永信藥業合作生產生物醫藥,成為全球第一個活性二酞產業化生產廠家。東泰鋁輪轂通過股權改造組建星星輪轂,年產能由70萬只增加到200萬只。武漢卓爾集團參股天門紡機,為其廠區整體搬遷,退城進園,進行技術改造和擴規,提供了資金后盾。
4.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家,比2011年凈增19家。全市共有高新技術產品128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家,校企共建研發中心2家。全市共有湖北名牌產品8個,湖北省著名商標31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全市有18家企業被列入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線路圖計劃”,有2家被納入全省火炬計劃,有9家企業被評為湖北省知識產權示范建設企業。益泰藥業、天門紡機成為全省第三批創新型企業。華世通科技獲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獎”。天門泵業渣漿泵產銷占全國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28.8%,高功率艦船噴水推進裝置研制及產業化,打破了國外高功率噴水推進裝置對我國高端船舶及海洋裝備市場和價格的壟斷局面。天瑞電子開發的“5A/1mA ~5A/500mA工頻電流比例自校準系統”獲中國計量院張仲華主持評審,并給予“國際領先、填補國內空白”的評價。天門紡機與華科大、武漢紡織大學合作,成功研制國際領先的數字化并條機和高效多用途嵌入式復合紡紗機,正在研制集體落紗長車,主導產品將由單一并條機向紡紗全流程生產設備發展,占據紡紗設備高端市場。申安照明與華科大等六家單位合作的“大尺寸微納米壓印輥筒超精密制造技術和成套設備”項目獲2014年國家“863計劃”立項支持。
5.重點技改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間,全市實施重點技改項目161個,累計完成投資81.9億元。其中投資規模在50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76個,占47.2%。建成投產項目122個,人福成田、天瑞電子、華潤雪花啤酒、益泰、紡機、泵業、誠鑫化工、景天、星星輪轂等重點技改擴規項目建成投產,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龍頭企業優勢明顯。年均建設項目投產率達到75%。
6.工業發展后勁顯著增強。2011-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入分別完成80.9億元、108.9億元、158.6億元、209.7億元和215億元。華世通、旺泰、中綠、中糧油儲、卓爾工業園、卓泰紡織、金利亞、優力維特電梯、中鹽國利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進一步增強了工業發展后勁。2015年,全市工業項目完成投資是2011年的2.59倍,占全市投資總額的63.2%。
7.兩化融合有序推進。以天門紡機、天瑞電子等數字化、信息化應用程度較高的企業為樣板,帶動和鼓勵工業企業深化產品開發和工藝流程的信息化技術集成應用,提高工業企業精準制造、高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全市共有9家企業成為湖北省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即:天門紡機、天瑞電子、佑琪制衣、景天棉花產業集團、湖北華世通、庫瑪作物、申安照明、人福成田、穩健醫療。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佑琪制衣、卓泰紡織、暢享生活用品、武漢紅日子、天門紡機、仙糧機械、建興電器、大中生物科技等10多家企業建立了網上銷售平臺,進入電商領域。
8.節能減排全面開展?!笆濉逼陂g,以化工、水泥、造紙等行業為重點,針對環境污染嚴重、安全隱患突出、產業布局不合理的狀況,先后關閉小企業7家、爭取中央關閉補助資金314萬元,妥善安置職工438人。淘汰天門順康紙業2條造紙生產線、五華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立窖生產線,爭取中央財政獎勵資金408萬元,安置職工320人。湖北福臨化工有限公司硫酸余熱、氟氣回收利用清潔生產示范項目獲得中央獎勵資金620萬元。人福成田、保樂制藥、華潤雪花、德遠化工、華美飼料等5家企業煤改氣全部改造到位,從而告別“燃煤時代”,用上清潔能源。
9.園區載體作用日趨突顯?!八膱@”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園區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天門高新園“遷村騰地”、道路南延工程有序推進,岳口工業園、天門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順利。天門生物產業園在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綜合評測中居全省第二。“四園”完成稅收收入6.4億元,占全市31.44%,主力軍、主戰場的實力和地位明顯提升。鄉鎮規劃建設工業小區達到16個,已落戶企業104家。稅收過千萬元鄉鎮達到11個。
10.融資瓶頸有所緩解。創新金融服務,努力緩解企業融資難。2015年,共落實銀企對接資金102.8億元,比2011年凈增77.8億元。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2015年市政府出資10000萬元設立風險保證補償金,以政府增倍、政銀合作、比例放大的形式,分別與農商行、建行、工行創新互保貸、助保貸、集合貸等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推進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工作初見成效。天蓬生物科技、湖北天欣塑料、湖北賦通新材料、奕嘉塑鋼、佑琪制衣、天瑞木業、全盛禽蛋等16家企業在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掛牌,益泰藥業在“新三板”上市,三機特車等10家企業已簽訂輔導協議。
?。ǘ┐嬖诘闹饕獑栴}
“十二五”期間,我市工業快速發展,為全市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市工業發展仍存在以下問題:
1.工業規模較小,整體實力較弱。
“十二五”期間,雖然我市工業發展迅速,但由于基礎差、起點低,與周邊地區相比,工業規模偏小、整體實力較弱。工業發展落后于周邊縣市,從我市經濟總量和產業結構水平來看,目前我市仍處于工業化中期的前期,第一產業比重較高,第二產業發展水平不高,第三產業發展較滯后。
2.工業結構不合理。
我市工業產業結構主要集中于傳統加工行業,這些行業中部分企業是從發達地區轉移過來的,不少企業屬于下游行業,生產能耗較高、技術含量較低、產出不高,經營較粗放。工業產品以中初級產品和初加工產品為主,加工貿易產品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優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還比較少,企業創新力較弱,品牌意識不強。
3.新興產業發展較緩慢。
由于受工業發展基礎、綜合技術水平、勞動者素質等因素的制約,我市工業新興產業發展的步伐較慢。生物工程、高新材料、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等一批代表了當今世界工業產業發展方向的高新技術產業在我市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天門高新園、天門工業園內部園區定位高,發展層次低,整體優勢和合力尚未形成。
4.企業規模較小,產業鏈條短。
我市工業企業以小型企業為主,企業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創新動力不足;支柱工業規模較小,帶動作用弱;企業間的生產協作配套差,產業鏈條短,工業規模效應差。
5.“兩化”融合程度不高。
全市只有9家是湖北省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5%。
二、發展環境
“十三五”時期,工業發展仍肩負著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大任務,我市工業發展既面臨許多機遇和有利條件,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和不利因素。
?。ㄒ唬┌l展的機遇
從國際機遇看,首先,“十三五”時期世界經濟將從低速調整進入到溫和增長期。一是發達國家有望實現緩慢復蘇,這些國家目前處于低谷期,“十三五”時期將進入溫和上升期,對外部需求將會逐漸增加;二是先進新興市場國家,可能會有一批經濟體先后進入到中上等或者高收入國家,包括巴西、阿根廷以及中東歐一些國家,都有可能進入到高收入國家;三是后起新興市場國家有可能進入到中等收入國家。這三類國家都會成長出新的供給和需求,給中國帶來機遇。
其次,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進行,“十三五”將進一步深化,這將會帶來很多機遇。比如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為核心的產業技術革命將會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這次科技革命的最大特點是,四大技術之間正在融合,這種融合可能會改變世界;同時這次技術革命帶來了滲透性影響,使得產業邊界模糊,形成了新業態、新產品、新商業模式、新產業,這給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新機遇,比如互聯網+、智能化、低碳化、機器人、3D打印機等等。
從國內看,首先,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加強,可釋放一些改革紅利,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三中全會、四中和五中全會提出500多項改革,去年到今年完成一百多個,剩下的改革任務都要在“十三五”期間完成,這有利于釋放制度紅利,促進經濟發展。
其二,培育新的增長帶。本屆政府執政的最大特點是促進區域聯動發展,如打造長江經濟帶、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實施新型城鎮化等,都是把城鄉、區域聯動起來發展,實行一加一大于二的戰略規劃。打造長江經濟帶,會在三個方面拉動經濟增長,一是建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體系,其中有六個內容,包括黃金水道、高效鐵路、便捷公路、發達航空、油氣管網、城際交通建設等;二是沿長江經濟帶培育幾個城市群;三是沿長江經濟帶培育一批產業集群等,都會帶來發展機會。
其三,推行“一帶一路”倡議。這是在新常態下實施新的“走出去”戰略,旨在將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聯動起來?!耙粠б宦贰睍凇笆濉睍r期開始全面部署實施,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國內四大片區愿景戰略規劃的落地,必將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合作、投資貿易、電子商務、能源資源開發、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帶來發展機會。
從省內看,首先,多重疊加的重大戰略機遇。中央高度重視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三大戰略,每一個與湖北都有關聯,更凸顯和提升了湖北在全國經濟空間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其二,宏觀政策傾斜的機遇。2015年,中央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表面上看,政策刺激力度與以往相比大為減弱,但由于是定向調控,精準調控,更加重視向中西部傾斜,政策的含金量更高。我省有望從支持中西部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新興產業發展等投資中獲益。
其三,重大規劃機遇。“十三五”規劃是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我省將加強謀劃,主動對接國家規劃,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規劃的籠子。
其四,巨大的潛在機遇。比如,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勞動力回流,“回歸創業”不斷增加,等等。
從我市看,首先是省委、省政府進一步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將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優化資源配置,這有利于我市發揮優勢,充分利用區域內各種生產要素,促進工業加快發展;有利于我市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加快我市工業發展;有利于我市吸納城市圈的制造業轉移,形成與周邊縣市協調、互補和錯位發展的產業格局,加快我市工業化進程。
其二是我市“十三五”的工業發展具備了許多有利條件。(1)后發優勢,工業發展的空間大、成本低。(2)區位優勢,地處“武漢后花園”、重要節點,是承接產業轉移和資源集聚的重要區位。(3)“十二五”工業及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十三五”工業跨越式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一區三園”大批工業項目的建設,將會加快我市工業化步伐。(4)交通環境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隨岳高速公路、漢宜高速鐵路天門段及火車站建設、武荊高速連接線、隨岳高速全線貫通,為我市跨越式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ǘ┟媾R的挑戰
“十三五”時期世界政治格局可能會發生深刻變化,在以下方面挑戰會大于機遇。
第一,一些發達國家實施工業4.0和再工業化戰略,吸引高端制造不斷回流,將會繼續對中國形成高壓效應,給我國延長產業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挑戰;一批中低收入國家利用勞動、土地、環境資源和匯率,繼續大力發展中低端制造業,同時用比較優勢吸引中低端制造業向這些國家轉移,由此進一步強化對中國的供給替代效應。“十三五”時期是大國之間政治經濟博弈的一個比較激烈時期,特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等。美國推出“兩洋戰略”,實施TPP和TTIP,試圖以美為主導形成新的世界貿易與投資規則;俄羅斯主導歐亞經濟聯盟,強化在中亞的勢力范圍;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實施歐亞一體化和亞太一體化。在“十三五”期間,大國間互相博弈的熱度會增加,形勢跌宕起伏,由此可能會產生一些不確定性風險。
第二,全要素生產率將會出現下降,依靠技術進步獲取增長的難度在不斷增加。我國還缺乏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實現全面創新的體制條件還沒有建立起來,激勵創新、支持科技進步的社會氛圍還沒有完全形成,研發密集度低,基礎研究薄弱,科技儲備不足,技術推廣應用機制不健全,要實現從依靠大量土地、勞動、物資資源投入轉向依靠集約節約和創新驅動將面臨著較大的困難。
第三,金融風險在積累。有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社會總債務占GDP比重大約為210%,未來還可能累積,需要高度重視。
第四,產能過剩矛盾將進一步加劇。我國是一個投資比重偏高、消費比重偏低的經濟結構。在出口困難的情況下,如果消費沒有大幅度增長,由投資拉動產能必然會繼續過剩。與“十二五”時期相比,“十三五”時期我國產能過剩矛盾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劇。因為,在宏觀上有利于投資的國民收入結構難有大的改觀,在微觀上有利于儲蓄的階層收入結構也難有根本改變,儲蓄增長支撐投資擴張,投資擴張支撐產能進一步擴大,當國內消費和出口趕不上產能擴張速度時,產能過剩矛盾就必然加劇。同時,在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強化條件下,淘汰落后產能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第五,我國工業化的高速發展,各地區對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與日俱增,一方面是能源、原材料等價格大幅度上漲,電煤油等資源的供求矛盾很突出,這對我市工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另一方面消耗大量能源、原材料的傳統工業企業,經營粗放,要素成本上升將使其發展受到很大的約束。
第六,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工業及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但我市工業發展的基礎差,底子薄,與周邊仙桃、潛江、漢川等地工業發展存在相當的差距。我市工業化水平不高,工業支柱產業和企業組織規模小,企業生產技術和產品技術含量不夠高,品牌企業少,人才資源比較缺乏,服務業發展滯后,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基礎設施投入需求量大,工業跨越式發展任務艱巨。
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要緊緊抓住機遇,勇敢應對挑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新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加快工業發展,帶動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
三、“十三五”期間我市工業發展目標
?。ㄒ唬┲笇枷?br/>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道路,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目標,打造重點產業鏈,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培養龍頭企業,培育知名品牌,實現集中集約集群發展,不斷提高工業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具有突出比較優勢和明顯競爭優勢的工業強市。
?。ǘ┌l展目標
到“十三五”末,我市工業要實現主導產業突出,技術創新體系完備,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骨干企業優勢明顯,中小企業集群化發展,產業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速度快、效益好、后勁足、結構優、素質高的發展特點。
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455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30億元;產值過50億元的企業數達到3家,產值過30億元的企業數達到5家,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數達到15家;稅收過5千萬企業數達到10家,稅收過3千萬企業數達到12家,稅收過1千萬企業數達到20家;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600億元(其中技術改造項目150億元,招商引資新建項目450億元,策劃項目1000億元)。
?。ㄈ┗驹瓌t
推進“十三五”期間天門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驹瓌t是 :
——切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原則。在符合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工信部《工業轉型升級投資指南》、“中國制造2025”和省經信委印發的六個重點產業行動方案條件的基礎上,對“十三五”期間的工業項目進行收集、篩選、策劃。對節能減排項目、清潔能源工程、兩化融合企業、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重點扶持;對產學研項目,高新技術產業(電子信息、數控技術、生物工程)優先支持;對綠色食品、生物農藥、農副產品深加工大力倡導,堅持走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充分利用和發揮天門現有工業基礎的原則。天門現有工業基礎可稱謂“四園、八區、四大傳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化產業”即:四園(天門高新園、天門工業園、岳口工業園、皂市工業園),八個工業小區(漁薪、黃潭、小板、九真、干一、橫林、彭市、蔣湖),四大傳統產業(紡織服裝、輕工食品、機電汽配、醫藥化工)。一是利用現有3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行技術改造和擴規上檔,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如景天集團、天門紡機、中綠集團、星星輪轂、益泰藥業、人福成田、穩健紡織、延安藥業、天瑞電子、莊品健等企業每年都有改擴建項目,一年上一個新臺階。二是利用四個工業園和八個工業小區平臺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引進新企業落戶,并著力促進工業產業園建設,成為發展企業的孵化器和推進器;三是突出重點產業集群建設,使之不斷發展壯大,促進企業不斷集聚,產業鏈不斷延伸。著力培育生物、不銹鋼等新興產業,進一步壯大優勢產業集群。
——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中長期發展天門工業戰略方針的原則。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建設要以工業經濟為中心,工業經濟要以招商引資為中心,三個中心的基本點是要加快我市新型工業化進程。利用“互聯網+”、“十三五”智慧天門建設的發展機遇,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一是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及發達國家產業轉移機遇,主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促進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二是充分利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戰略機遇,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和信息化進程。三是充分利用中部崛起及武漢城市圈建設機遇,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吸納城市圈制造業轉移,形成與周邊縣市協調互補和錯位發展的產業格局。
——合理利用和科學開發天門資源的原則。我市工業發展可利用資源概括為地下礦產資源、地上農副產品資源以及區位優勢和人才技術資源。一是必須考慮地下資源的開發,打造天門鹽化工工業園。二是必須考慮地上的農副產品資源,利用我市棉花資源,以景天集團、卓爾為龍頭,形成紡織服裝產業鏈,建棉花產業集群。利用我市農副產品資源,以華潤啤酒集團、中綠集團為龍頭,形成食品加工產業集群。三是必須考慮區位優勢資源,重點加強“四園、八區、四大傳統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化產業”建設和天仙、皂毛、荷沙漢江原岸經濟走廊的建設。
——突出工業經濟發展重點的原則。一是培植優勢產業。即加快發展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業;重點發展汽車鋁輪轂及配件、泵閥、紡機及配件產業;做大做強醫藥中間體、食品添加劑;重點培育機電一體化、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環保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二是建設重點園區。即加大“四園、八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投資服務平臺;三是做強現有企業。重點培植千萬元稅收工程;四是力引重大項目,改變我市工業結構現狀。
?。ㄋ模┌l展重點
“十三五”期間,我市工業的發展,突出抓好四大傳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產業、節能環保、技改項目及策劃項目。
——四大傳統產業
四大傳統產業的重點企業或項目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定集聚。
1.紡織服裝產業。以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主攻方向,以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為重要支撐,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手段,抓住對行業發展帶動作用明顯的新材料應用、新技術開發、產業鏈延伸、品牌經濟推進、市場體系完善等關鍵環節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建設服裝、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三條產業鏈,壯大優勢骨干企業,發展特色中小企業,推進產業集聚,健全服務體系,提升產業協作配套能力,構建產業優勢突出、經濟效益好、資源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產業體系。到“十三五”末,紡織服裝產業產值達260億元。
2.食品加工產業。建立和完善以食品生產企業為主體,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以項目為載體,聚合各方面力量,加強對食品加工領域關鍵技術及共用技術的集成研究,引進一批國內著名食品企業落戶天門,形成食品企業產業集群。提高糧食、油料、水產、蔬菜等優勢農產品和樹莓、菊花、金銀花、甜玉米等特色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食品制造精細化率和產地初加工水平。到“十三五”末,食品加工產業產值達330億元。
3.機電汽配產業。運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提高裝備制造業的規模和水平。緊緊圍繞提高規模、開發品種、提升質量、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安全生產、兩化融合等方面,廣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傳統優勢裝備制造企業進行改造提升。推進紡織機械設備制造、泵閥裝備制造、石油特種車制造、糧機制造專業化、服務化、智能化進程;以節能減排、輕量化為方向,提升汽車零部件產品檔次;對接電力智能化發展趨勢,支持互感器等敏感元器件及電子配套零部件企業發展。推進鑄造、鍛造、模具等重要基礎件專業化生產和集約化發展。到“十三五”末,力爭機電汽配產業產值達350億元。
4.生物醫藥產業。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為主攻方向,以壯大醫藥產業規模為首要任務,以推進產業園區建設和集聚發展為重要抓手,以內生增長和創新驅動為動力,重點發展生物技術藥產業、中藥產業、化學原料藥和新型制劑產業、醫療器械和生物醫用材料產業,實現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科學發展。到“十三五”末,力爭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達420億元。
——新能源
以太陽能光伏和生物質能為重點,打造光伏產業鏈和生物質產業鏈,加快實現新型電池及蓄能系統規?;l展,積極開發生物質能、太陽能熱發電等領域。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電池及零部件、光伏新能源、節能照明產品及器件、垃圾處理裝備及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笆濉蹦幙偖a值達到50億元。
——新材料
以新材料改性、電線、電纜改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企業為主導,建設新材料產業園,將天門建成湖北領先的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大力引進不銹鋼加工企業,形成不銹鋼加工企業的規模優勢,“十三五”末,力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
——電子信息產業
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58億元,到“十三五”末,實現天門全光網通;互聯網寬帶用戶數達到35萬戶,接入用戶普及率將達到20%,出口帶寬將達到150G,城區寬帶接入能力將達到50M以上,部分區域達到100M以上,鄉鎮區域可達20M以上;鐵塔總數達到1274個,新建通信鐵塔400個,在現有鐵塔基礎上擴建4G站點800個,實現天門4G網絡深度覆蓋,移動電話用戶將達到80萬戶,其中4G手機用戶將達到30萬戶,通信業實現主營業收入10億元。使我市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入我省前列;實施“互聯網+”智慧天門云。到“十三五”末,努力實現智慧民生、智慧管理、智慧經濟“三大目標”;深入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投入5億元,采取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公司+通信運營商集成的方式打造100家信息化樣板企業,開展中小企業信息化集中服務試點,促進企業“增量提質、跨越趕超”。“十三五”末,力爭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達30億元。
——節能環保產業
積極引進和發展節能環保企業,鼓勵節能環保企業實行技術研發、裝備制造與節能環保服務深度融合,開展產業模式創新,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勵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咨詢、系統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運營管理專業化服務。增強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加快低品位余熱發電、小型燃氣輪機、細顆粒物治理、汽車尾氣凈化、垃圾滲濾液處理、污泥資源化、多污染協調處理、土壤修復治理等新型技術裝備研發和產業化。推廣高效煙氣除塵和余熱回收一體化、高效熱泵、半導體照明、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成熟適用技術,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壯大。 “十三五”末,力爭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30億元。
——技改項目
計劃總投入150 億元,項目114個(名單附后),其中億元(含)以下的項目83個,億元以上至5億元(含)的項目26個,5億元以上至10億元(含)的項目3個,10億元以上至20億元(含)的項目2個。支持重點企業通過戰略重組、股份合作等多種形采用先進技術、先進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擴規、做大做強,形成一批如益泰藥業、紡機、景天紡織、穩健紡織、星星輪轂、天門泵業、人福成田等骨干企業。
——新建項目
計劃總投入450億元,項目147個(名單附后),其中億元(含)以下的項目85個,億元以上至5億元(含)的項目45個,5億元以上至 10億元(含)的項目 7個,10億元以上至20億元(含)的項目6個 ,20億元以上至30億元(含)的項目4個。重點是我市招商引資項目,如現已動工的國際通用航空產業園、天門國際服裝科技城、中儲糧油脂油料加工產業園、金利亞產業園、洪源高科技產業園等。還有70多個招商引資協議項目也會在“十三五”期間相繼開工。同時圍繞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央企、臺資企業以及行業龍頭企業,著力引進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
——策劃項目
計劃投入1000億元,其中100億元(含)以下的項目21個,100億元以上項目1個。如天門泵閥產業園50億元、華中不銹鋼產業園100億元、天門生物產業園100億元、陸羽食品產業園50億元、仙北木制品家具產業園50億元、天門服裝產業園100億元、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園100億元、紡織染整產業園100億元、蔣湖生物農藥產業園10億元、干一木工機械產業園15億元、漁網產業園15億元、卓爾棉花產業園15億元、皂市高新技術產業園10億元、漁薪包裝產業園10億元、天西食品產業園25億元、天門鑄造產業園25億元、穩健衛材產業園10億元、新能源電池產業園15億元、陸羽茶產業園15億元、天門再生資源產業園10億元、光伏產業25億元、天門鹽化工產業園150億元等策劃項目。
四、主要措施
要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必須加強工業經濟領導,采取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強化智能制造技術創新、工業投入、循環經濟、人才工程、發展環境等支撐點。
?。ㄒ唬┮曰ヂ摼W+帶動工業化 ,加快技術創新步伐
信息化是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繼續以天門紡機、湖北穩健等企業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為突破口,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步伐。一是推動信息技術在制造領域的應用。通過以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信息產品與傳統產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術在新產品中的廣泛應用,增加產品的信息技術附加值。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傳統產業研究開發和設計水平的提高以及工藝技術的升級。二是加速企業管理信息化。鼓勵企業應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實行業務流程信息化和管理創新,促進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等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三是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大力推動企業上網,通過互聯網推銷產品、招商引資、搜集市場信息和技術情報,積極發展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的重點是推廣“4C+E”,即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工藝管理(CAPP)、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和企業資源計劃(ERP)。四是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企業要加強技術中心的建設,提高技術開發投入的比重,增強開發能力和技術貯備能力。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探索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形成以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泛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特別是借助信息技術,深入開展網上產學研活動。五是大力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積極采用新工藝、新裝備,到“十三五”末,力爭80%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二)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工業投入
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必須把加大投入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適應國際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抓住國際產業梯次轉移的機遇,把我市工業經濟發展與擴大對外開放緊密結合起來,吸引更多、更高水平的外商參與我市工業經濟建設。要認真研究國內外產業轉移、資本流動規律,高度重視與世界500強與央企的戰略合作,高起點、高標準引進我市急需的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注重引進技術設備的消化、吸收、創新,全面提升我市骨干企業的管理和制造水平。二是加大金融機構支持力度。政府搞好協調,深化銀企合作,通過貼息引導機制和市場化的項目貸款擔保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的信貸投入。三是擴大社會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加大對工業投入。積極培育上市資源,積極鼓勵企業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資,到“十三五”末,爭取有50家企業在新三板、新四板掛牌上市。四是加強政策引導,加大企業資金投入。認真落實國家、省制定的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的各項優惠政策,同時學習外地經驗,設立技術進步專項資金,利用項目貼息和獎勵等手段引導企業加大技術進步投入,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ㄈ┐罅嵤叭齻€一批”工程,加快結構調整
1.突出抓好一批大項目。圍繞八大產業集群的培植,發揮我市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著眼于國內及世界前沿技術,組織篩選論證有潛力的大項目,集中全市人力、物力,加快項目實施,推動工業產品、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重點實施投資過億元的大項目。鼓勵各類資本投向我市的主導產業、優勢企業和重點項目,努力引進大的外資項目。積極做好向上爭取工作,努力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省重點項目計劃盤子,爭取資金和政策支持。引導項目建設單位節約利用土地,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投資額,新上項目每畝土地的投資應不低于200萬元。
2.努力培植一批大企業集團。鼓勵企業開展資產和業務重組,實現企業兼并、聯合及存量資產的優化配置,突出企業的主業優勢。培育企業技術創新機制,加大對研發投入和激勵,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戰略決策和經營管理與國際接軌。重點抓好30戶骨干企業的發展壯大,使之真正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的主導力量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托。
3.大力實施一批名牌產品。大力實施名牌戰略,提高名牌產品、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一是強化引導,把培育名牌與培植支柱產業、培育大企業集團相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我市名牌產品的數量和規模,增強品牌的帶動作用。二是夯實名牌基礎工作。引導企業加強質量技術基礎工作,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推進各項認證認可,使產品與國際接軌,改進提高售后服務水平,夯實名牌工作基礎。三是突出培育知名品牌。以打造天門品牌為目標,以培育壯大名優品牌和名牌產品為重點,把企業市場主體作用與政府引導結合起來,重點培育一批名牌產品。
?。ㄋ模┘涌旃I園區發展,促進工業發展集約化
創新園區管理體制、運作機制、招商方式、服務內容和考評手段,不斷提升工業園區發展水平,把工業園區建成產業招商和發展的平臺以及優化產業發展布局的主要載體。一是打造園區工業招商平臺,進行園區招商,利用資源和市場優勢包裝、推介項目,吸引大企業、大財團前來投資。通過產業招商和園區集聚,發展主導產業配套項目和深加工項目,拉伸產業鏈,使整個產業資源得到綜合開發和利用。二是抓好園區規劃,建好特色工業園區和園中園。通過完善園區基礎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吸引大企業入園建廠,帶動其他配套和相關企業進園發展,形成產業特色工業園區。三是整合園區資源,統籌協調發展,形成各具特色、良性競爭、互動發展的園區經濟發展態勢。各工業園區要發揮優勢,有所側重,選準各自的主導產業,培育以天門高新園、天門工業園、岳口工業園、龍尾山工業園為依托的集約化生產、聚集化發展的產業基地。
(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堅持節約利用資源的方針,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抓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技術進步三個關鍵,突出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四個重點,科學把握資源的減量利用、循環使用、合理開發三條途徑,大力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大力實施企業“兩推進”工程,推進企業“節能、節水、節材、節地”,推進“資源綜合利用”。重點推廣節約和替代、節能利用、節水開發利用、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循環生產等八大類技術。加大執法和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良好氛圍。
?。嵤┤瞬殴こ?,造就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
切實抓好企業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高級技工等三支人才隊伍的建設,造就一批善謀實干的優秀企業家、一批優秀科技創新拔尖人才和一大批優秀技工?!笆濉逼陂g,重點培養100名企業發展快、后勁足、信譽好、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優秀企業家,100名創新能力強、科技成果多、同行公認的優秀科技帶頭人,1000名愛崗敬業、技術精湛的優秀技師,為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一是積極創造條件,制定有效的措施,建立培養、吸引、使用人才的新機制,創造良好的人才環境。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人才引入、選拔和使用機制,引進職業經理人。廣泛引智納才,用機制、事業和感情留住人才。二是探索市場化的人才培育方式,創新培訓機制,加大對企業各類人才的培訓,提高各類人才的素質和職業技能。三是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對業績突出的企業經營者給予重獎,鼓勵和倡導技術、專利、科研成果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建立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營銷人員、高級技工貢獻與報酬掛鉤的分配體制。
?。ㄆ撸┐蟊妱摌I萬眾創新,加快中小企業發展
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引導民間資本投向工業項目,為我市工業發展提供強勁的資金支持。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加強扶持、引導和規范,促進民營經濟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通過股份制改造實現從家族經營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從分散、粗放的低水平重復生產向規?;?、集約化、專業化生產轉變;從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不規范經營向重質量、守信用、遵紀守法的規范經營轉變。努力促進一批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出口創匯、資本營運等方面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的主力軍。
深入貫徹《中小企業促進法》,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大力鼓勵和扶持科技型、就業型、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型、農副產品加工型和出口創匯型等中小企業的發展。加快建立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市場開拓、籌資融資、貸款擔保、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形成一批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的中小企業集群。
(八)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努力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
面對更為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把提高開拓市場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導企業根據發展戰略和市場變化,創新營銷戰略,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營銷目標,研究制定科學的營銷戰略,不斷提高應對市場變化、開拓占領市場的能力。支持企業適應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努力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增加紡織服裝、農副產品、醫藥等優勢產品的出口比重。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走出國門投資辦廠,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九)加強領導,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全市要堅持“工業強市”的思想不動搖,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一是加強對工業發展的領導,及時研究解決工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全市上下要目標統一,集中精力抓主導產業、抓大項目,創新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點,帶動全市工業經濟加快發展。二是建立產業發展研究咨詢機制,組建專家庫,成立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咨詢專家組,對工業發展戰略、項目投資、技術創新和資本運作等提供決策咨詢。三是加強政策引導。要設立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用于產業結構調整、重點項目的貼息和補助、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項目的扶持、名牌產品獎勵等,促進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四是創造良好環境。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職能,改進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制訂相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切實推進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