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市人民政府關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2023年,天門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嚴格公正文明執法、高效化解行政爭議,為加快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現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一)樹牢法治思維,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
一是強化統籌推進。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法治建設有關議題3次,積極破解法治政府建設難題。制定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2023年工作要點及重要工作責任分工,組織召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全體會議,統籌推進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工作全領域提升。
二是抓好關鍵少數。堅持將黨的創新理論作為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干部教育培訓、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的重要內容,2023年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法4次,示范引領各地各部門開展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400余次。督促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健全完善領導干部述法考核評價具體標準,在全省率先實現黨政機關主要負責人述法全覆蓋。
三是突出督察實效。組織開展全市“一規劃兩方案”中期評估督察,做好中央依法治國辦督察反饋意見12項問題整改。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督察,收集線索、核查處理49條,整改落實率100%。
(二)聚焦重點領域,全面推進行政權力規范化。
一是嚴格依法決策。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完善行政決策機制,明確各級領導干部在行政決策中的職責權限,規范行政決策的程序和流程。健全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審查和風險評估機制,充分發揮市、鎮、村三級法律顧問作用,確保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和合法性。
二是規范行政執法。狠抓執法監督辦案,共辦理行政執法監督案件10件,制發《行政執法監督建議書》8份,向市紀委監委移送問題線索2條。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強化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動態管理,組織全市203名行政執法人員參加行政執法資格通用法律知識考試,合格率99.5%。
三是切實化解爭議。組建行政復議咨詢委員會,建成全省第一家行政復議獨立辦公機構——天門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辦公室。積極探索“一鏈三環”工作機制,設立26個基層行政復議咨詢服務點,與市法院聯合出臺《關于建立行政爭議多元化解府院聯動工作機制的意見》,將調解和解貫穿行政復議、訴訟全過程,實質性化解行政案件39件。
(三)完善制度供給,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是優化辦事流程。持續開展簡政放權,累計下沉鄉鎮三批188項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圍繞民生領域推出116個告知承諾事項,實現即來即辦、立等可取。拓展“一業一證”至35個,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418個,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顯著提升。
二是深化創新監管。探索建立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機制,建立從輕處罰事項132項、不予處罰事項379項。全面推行跨部門聯合監管,發布年度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計劃,完成漁政“天網工程”風險預警、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監管系統、市場智能監管綜合平臺等4大系統與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對接,匯聚監管數據4167萬條。
三是細化服務項目。在直管市中率先引入武漢仲裁委員會天門分會,參與經濟糾紛調解15件、立案2件。完善“萬所連萬會”機制,全市6家律師事務所與市工商聯、12家商會建立聯系合作機制,組織“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區進企業”“法治體檢”等專項活動30余場次,打通涉企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
(四)踐行法治為民,著力夯實法治政府建設根基。
一是增強全民守法意識。持續開展法治文化示范創建,建成7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5個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10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依托重要時間節點常態化開展法律“七進”活動580余場次,打造《律師說法》《天小律說法》《周曉法》等新媒體普法宣傳品牌。市政府金融辦法治文化作品《養老“幻夢”》獲得湖北省第五屆法治動漫微視頻作品征集展示活動“優秀獎”。
二是提高基層治理成效。強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創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構建一站式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組織5個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進駐市綜治中心,形成“三調聯動”的“大調解”格局。2023年,全市人民調解案件3357件,調解成功3189件,調解成功率保持95%以上。
三是延伸法律服務觸手。升級市、鎮、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和“12348”熱線平臺,開拓線上線下一體化法律服務網絡,法律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實現全覆蓋,公共法律服務“觸手可及”。2023年,全市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21件,辦理各項公證2410件,受理鑒定案件560余件,解答群眾來電來訪咨詢4400余人次。
二、存在的問題
2023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法治政府建設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在全面協調發展、單項工作有效落實等方面,還存在推進力度不均衡、經驗推廣總結不夠、工作成效不明顯等問題。
(二)行政執法程序有待進一步規范。個別單位未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基層執法人員力量不足、專業性不強,特別是對市場監管領域職業投訴舉報、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應對處理不規范,導致全市行政復議、應訴案件數量激增。
(三)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有待進一步優化。基層公共法律服務人員、基礎設施相對短缺,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與企業、群眾差異化、多樣化法律需求還有差距,糾紛化解未形成天門品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壓實責任,爭創法治政府示范縣市。
認真貫徹落實“一規劃兩方案”,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縱深推進。從強化制度保障、嚴格依法決策、規范行政執法、完善法律服務、健全協調機制等方面入手,實施法治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以實事項目“小切口”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大突破”,爭創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市。
(二)健全機制,全面提升行政執法效能。
開展行政執法隊伍全員大輪訓,嚴格行政執法主體和人員資格管理。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常態化開展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整治,完善涉民營企業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處理機制,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深化重點領域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組織開展鄉鎮(街道)行政執法規范化試點,形成可復制經驗。
(三)多措并舉,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
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創新行政執法監督方式,綜合運用明察暗訪、調閱審查案卷等方式對行政執法工作開展常態化監督,鞏固線索移送機制,力爭辦案數量有突破、個案監督有效果。加強行政復議監督與指導,利用行政復議意見書和建議書等有效形式,規范執法程序,推動行政復議倒逼依法行政,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
(四)法治惠民,提升基層群眾法治獲得感。
延伸公共法律服務覆蓋范圍,對特殊群體開展預約上門援助,以“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為基礎,法律顧問參與基層自治管理、法律咨詢服務、化解矛盾糾紛等,打通村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加強培育模范調解員、調解品牌,形成可推廣的人民調解工作新機制,有效維護基層安全穩定,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專此報告。
?
?
?
???????????????????????????????????????????????天門市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6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