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務廳解讀:《關于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讀
2023年7月7日,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措施》(鄂政辦發〔2023〕21號),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現對《若干措施》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和亮點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2022年10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6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加強與歐洲、東盟和港澳臺等地區經貿合作,高標準建設中法生態示范城、中德國際產業園等外資集聚園區”。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0%以上”。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進一步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更好發揮利用外資在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作用,助力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根據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商務廳認真學習調研浙江、上海等地好的措施做法,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
二、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認真落實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6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發改外資〔2022〕1586號)精神,主要包括3個部分,共15條具體措施。
第一部分,強化投資服務,擴大外商投資增量。包括4條措施,一是推動更多領域開放和項目落地,通過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和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爭取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湖北省目錄范圍,盡快將開放政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外資項目。二是強化重大外資項目服務保障,提出用好省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協調會機制,加大項目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力度,爭取國家層面要素保障。三是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作用,提出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撬動更多外資優質項目落戶。四是開展“優選湖北”全球招商活動,強化重點展會投資促進服務功能。
第二部分,優化營商環境,穩定外商投資存量。包括4條措施,一是落實好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保障外資企業依法依規享受支持政策,在各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二是便利國際商務人員往來,提出優化外籍商務人員出入境審批和外資企業人員來華工作審批等。三是優化外資企業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業務,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流程,支持外資企業上市掛牌,增強外資企業融資能力。四是推動進出口降本增效,提出提升通關效率,降低通關費用,建設湖北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等措施。
第三部分,引導投資方向,提升外商投資質量。包括7條措施,一是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外資項目。在原有省級外經貿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對重點先進制造業項目、高技術服務業項目等加大獎補力度。二是大力支持跨國公司總部落戶,對經認定的跨國公司總部型項目加大獎補力度。三是鼓勵外資企業加大研發投資,提出出臺外資研發中心認定標準,支持外資企業在我省建設高水平重大研發機構,加強對外資研發中心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指導和服務等措施。四是加快外資企業綠色低碳升級,支持外資企業強化節能降碳和資源循環利用,建設綠色低碳工廠,打造綠色供應鏈。五是推動外資向國際園區集聚。支持中法生態城打造中法(歐)國際合作重要載體,中德國際產業園打造高質量德資聚集區,孝感日商產業園打造日資投資新高地。六是發揮開發區等高能級平臺作用,提出完善省級開發區考核評價辦法,支持創建國際合作產業園區。七是強化利用外資工作激勵。在招商引資等考核中增加實際使用外資考核比重。
三、政策亮點
一是聚焦優化外資結構,對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等外資項目給予獎補。在政策有效期內對符合條件的先進制造業項目、高技術服務業及其他重大服務業項目、跨國公司總部型項目給予獎補,并明確提出在市(州)、縣(市、區)承諾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基礎上疊加支持,引導各地招大引強,優化結構。
二是聚焦創新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地方吸引外資積極性。對利用外資工作突出、有標志性外資項目落地的市州和開發區予以表揚;每年對實際使用外資增量排名靠前的市州和開發區給予資金激勵;每三年對利用外資先進單位給予表彰。支持各地完善吸引和使用外資獎勵辦法,對引進外資貢獻較大的各類機構進行獎補。
三是聚焦優化營商環境,讓外資“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提出落實好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保障外資企業依法依規平等享受支持政策;便利國際商務人員往來,用好用足中外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強化外資企業金融支持,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動外資企業進出口降本增效。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