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湖北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政策解讀
城市基礎設施是保障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支撐、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防范安全風險的重要保障。
一、背景意義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要求,根據省政府工作部署,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組織編制了《“十四五”湖北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湖北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要求、發展策略、重大行動和保障措施,以指導湖北省內各城市有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致力于基本建成“宜居、綠色、安全、智慧、便捷”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有效支撐四化同步發展。
二、主要內容
《規劃》包括發展環境、總體要求、發展策略、重大行動、保障措施五個方面內容。
(一)發展環境
包括發展基礎、存在問題及形勢分析。綜合評估“十三五”期間我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我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各方面均取得較大進步,但與發達省份相比仍有進步空間。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結合當前新的發展形勢,對全省“十四五”期間城市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和方向。
(二)總體要求
包括指導思想、工作原則、規劃目標與指標體系。以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和高質量發展為中心,以提質增效、補齊短板為主線,以創新組織協調機制和投融資模式為保障,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綜合類、交通系統、水系統、能源系統、環衛系統、園林綠化系統、信息通信系統構建“十四五”主要目標指標表,共包含22個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6個,預期性指標16個。
(三)發展策略
提出“區域化、韌性化、綠色化、智慧化、市場化”五化發展路徑。主要包括“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區域化聯通,支撐四化同步發展;強化城市基礎設施韌性化建設,筑牢城市安全底線;強化城市基礎設施綠色化轉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加快新型基建發展;探索城市基礎設施市場化機制,實現持續良性發展”五個方面。
(四)重大行動
共八個方面內容。
一是道路交通系統完善。從“優化完善城市道路建設,構建多層次路網體系;推進城市交通樞紐建設,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有序推進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布局協調發展;提升公交服務水平,推動公交優先落地實施;提升停車服務能力,推進城市停車智慧升級;完善慢行出行網絡,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質;大力發展智慧交通,開創智能化出行新格局”等方面開展道路交通系統完善重大行動。
二是供水排水韌性安全。從“統籌流域與城市水系統,筑牢城市水安全底線;加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提升城市污水收集處理效率;完善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因地制宜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等方面開展供水排水韌性安全重大行動。
三是能源系統綠色高效。從“提高城市電網韌性與安全;探索城市集中供熱系統清潔化建設;開展城市照明盲點暗區整治和節能改造”等方面開展能源系統綠色高效重大行動。
四是燃氣系統普惠安全。從“加快城市燃氣管道更新改造;提高城市燃氣管網覆蓋率;強化城市燃氣安全監管;提升用戶安全設施水平”等方面開展燃氣系統普惠安全重大行動。
五是環境衛生改善優化。從“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系統;優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完善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加大建筑垃圾治理和綜合利用建設” 等方面開展環境衛生改善優化重大行動。
六是園林綠化品質提升。從“持續推進園林城市創建;開展園林綠化品質提升行動;優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綠色共享空間;推進城市綠道網絡建設;增強城市綠化碳匯能力” 等方面開展園林綠化品質提升重大行動。
七是基礎設施智慧升級。從“開展城市基礎設施普查,建立城市基礎設施數據庫;有序推進綜合管廊建設,加強運營維護;開展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改造;推進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推進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基礎設施智慧升級重大行動。
八是居住區基礎設施改造。從“實施居住區設施更新改造;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完善居住區環衛設施;開展完整社區建設”等方面開展居住區基礎設施改造重大行動。
(五)保障措施
一是工作組織保障。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住多部門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責任,形成工作推進合力。
二是資金保障。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化、多形式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拓寬融資渠道,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三是運維管理。多元化運營管理機制,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平臺向“融、投、建、管、營”城市綜合運營商轉型發展。
四是標準規范。健全符合我省實際的行業規范和技術標準體系,推進基礎設施建造和管養技術標準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五是科技創新。加大科技研發和創新力度,加強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培養力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從業人員職業技能水平。
六是政府監管。構建多級聯動的城市管理大數據中心和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形成集預警、監測、評估、反饋為一體的聯動工作機制。
七是社會監督。加強社會監督,落實公眾知情權和行使監督權,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