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市2023年招商引資工作方案
天門市2023年招商引資工作方案
?
為切實做好2023年招商引資工作,搶抓新一輪產業轉移和發展機遇,著力招大引強,助力“百強進位”,打造“三區三基地”,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成勢見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明確目標任務
2023年,全市紡織服裝、裝備制造(含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化工(含大健康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新興產業等“4+1”主導產業要實現億元以上簽約項目質量和單個項目簽約金額明顯提升。全年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不少于100個,項目投資總金額不低于500億元,其中總投資100億元及以上產業項目1個,總投資50億元及以上產業項目4個,總投資10億元及以上產業項目15個。鼓勵引進一批總投資億元以下的強鏈、補鏈、延鏈項目和產業集群項目。加強外資招引,力爭全年引進1個以上合同外資1000萬美元的項目。
二、堅持產業鏈招商
(一)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繼續圍繞紡織服裝、裝備制造(含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化工(含大健康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新興產業等“4+1”主導產業招大引強。力爭到“十四五”末,每個主導產業有1個50億級的鏈主企業(頭部企業),有3個以上10億級的鏈核企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等產業配套企業),有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形成“4+1”主導產業聚勢成群的良好發展態勢,為加快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作出招商貢獻。
(二)強化產業鏈供應鏈招商。積極對接武漢都市圈產業發展,優化“4+1”主導產業招商圖譜,科學篩選重點目標企業和產業集群,精準做好招商項目謀劃。緊盯全國“三類500強”,大力引進頭部企業、鏈主型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隱形冠軍”配套企業落戶。
(三)發揮產業鏈專班的招商優勢。充分發揮好五大產業鏈專班抓項目招引和落地服務的作用,推行產業鏈鏈長負責制,高位推動產業鏈招商和項目落地;產業鏈上單位、五大產業招商分中心、引進單位和落戶地形成合力,從項目信息分析、項目考察、項目評審、項目簽約、項目落地、項目開工建設等,開展全程服務。
三、堅持精準招商
(一)校準招商重點區域。瞄準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機遇,調整重點招商區域,把招商重點和招商力量集中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閩臺地區、華中地區等重點區域,爭取一批優質產業項目落戶。
(二)明確鄉鎮園區產業定位。把天門經濟開發區作為項目引進的主戰場,其中天門高新園重點發展裝備制造(含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僅限生物產業園核心區)、紡織服裝(以國投產業園為重點)等產業;天門工業園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農副產品深加工、紡織服裝(僅限龍騰服裝小鎮)等產業;岳口工業園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化工、精細化工等產業;小板鎮重點發展智能家居、模塑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等產業;蔣湖農場(現代農業產業園)重點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其他鄉鎮在利用現有存量資產招商的同時,積極引進項目落戶天門經濟開發區;文化、教育、旅游、商貿、服務和物流類項目由主管部門和落戶地政府負責招引。
(三)創新精準招商方式。創優節會招商。借助進博會、大健康博覽會、楚商大會、臺灣周、世界500強對話湖北、天門蒸菜美食文化節、陸羽茶文化節等國家級、省級、市級節會平臺開展招商推介活動,撮合項目對接,推動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戶。各產業鏈招商專班、鄉鎮辦場區、駐外招商機構每月在招商重點區域開展招商推介活動,廣泛宣傳推介我市投資環境,尋找有價值的投資信息。開展資本招商。加強與基金公司合作,將基金公司掌握的優質項目引入天門;探索產業基金招商,加強政府引導基金整合,吸引一批優質項目落地。探索市場化招商。加快構建市場化的招商體制,通過與知名招商機構合作,以協議招商、代理招商和委托招商等形式,利用招商機構專業優勢及項目資源優勢,快速精準導入企業,提高招商質效。推廣校友招商。發揮科教資源優勢,搭建校友回歸投資興業的橋梁,一體化推進引資引智引技。堅持以商招商。依托本地已落地重點產業項目和知名企業家開展產業鏈招商,吸引產業鏈集聚。實施“回歸工程”。搶抓重要節慶活動天門籍企業家返鄉省親等有利時機,開展形式多樣的招商對接活動,推動天門在外成功人士回鄉投資創業。實行重大項目“一事一議”。新引進符合我市產業發展導向的特別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在財政獎補、用地保障、物流運輸、污染物排放指標、用能和用工等方面采取“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方式給予政策配套和保障服務。
四、堅持專業招商
(一)強化招商隊伍建設。充實專業招商隊伍,通過推薦選拔、公開選聘、抽調掛職等形式,吸收一批政治素質好、懂經濟善談判的干部,形成不少于100人的招商干部隊伍。加強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駐點招商人員配置,把有熱情、懂招商的優秀干部安排在重點區域開展常態化駐點招商。邀請專家對招商人員進行專題培訓。
(二)拓展大數據招商。高效運用多平臺專業搜索引擎工具,篩選有效投資信息算法,建立大數據精準招商資源庫。利用政府門戶網站、目標企業投資動態、微信公眾號、自媒體平臺、中介機構等途徑,收集有效項目信息。
(三)優化工作機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各地各部門要加強招商項目信息收集,對于獲取的項目信息及時報送,重大項目要第一時間報告市招商引資領導小組辦公室。優化預審方式方法。選優配強招商引資項目評審小組成員,產業鏈鏈長和分管副市長參加評審會,明確評審標準,規范評審流程,提高項目引進規范性和評審規格。規范合同文本。組建由市招商服務中心、司法、審計、財政、法律顧問、引進單位、落戶地等組成的合同起草和審查專班,進一步規范合同文本和合法合規性,保障權利義務對等,政策落實兌現。實行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對項目在談、簽約、落地、開工、投產等各個環節全流程跟蹤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落地、建設和生產經營中的具體問題。
(四)完善“飛地招商”。進一步征求各方意見,完善《關于加快“飛地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對符合落戶條件的飛地項目,實行項目引進單位與落戶地從簽約到投產達效全周期分享成果,天門經濟開發區與下轄4個園區所在的鄉鎮共擔招商任務,共享招商成果。加強項目落地的要素保障,確保項目“飛得來,落得了地”。
(五)利用存量招商。梳理全市閑置廠房、土地、樓宇以及其他存量資產資源,制作存量資產招商地圖,以回收、并購、重組、租賃等方式挖掘閑置存量資產潛力,大力盤活現有存量資產。
五、加強工作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地位,市領導高位推動、靠前指揮,做到重大方案親自銜接、重要招商活動親自參加、重要客商親自會見、重大問題親自協調,以上率下升騰招商氣場。各產業鏈專班、天門經濟開發區、各鄉鎮辦場、市招商服務中心要每月向市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匯報招商引資工作情況,研究重大招商事項,落實重大項目“一事一議”制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壓實工作責任。各招商引資責任單位要切實擔起主體責任,務求工作實效。產業鏈鏈長每月至少帶隊外出招商1次;產業鏈單位要明確1名分管負責人和具體工作人員參與產業鏈招商,產業招商分中心全員參與產業鏈招商,形成招商合力。市招商服務中心每月至少組織一次簽約活動。天門經濟開發區、侯口街道辦事處、岳口鎮、多祥鎮、小板鎮主要負責同志每月至少外出招商2次,其他鄉鎮辦場黨政主要負責人每月至少外出招商1次。市直有關部門每年提供億元以上有效信息不少于1條。
(三)突出督查考核。完善招商引資考核獎懲機制,對提供項目有效信息、簽約、落地、開工、投產等各個環節科學設立招商引資考核指標,嚴格落實“月通報、季考核、半年拉練、年終結賬”的工作機制,將考核結果作為各單位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對招商引資成效突出的,予以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的,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進行約談。
(四)加強經費保障。落實湖北省招商引資活動經費管理相關規定,舉辦重大招商活動及開展駐點招商涉及的招商接待、差旅費予以保障。
(五)強化政策支持和招商激勵。調整優化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提高區域競爭力;對社會組織(包括中介招商、商協會等組織)或個人(不含國家公職人員、項目投資方)成功引進的項目給予獎勵。適時調整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出臺招商引資獎勵辦法。
(六)鼓勵干部擔當作為。認真貫徹落實“天八條”,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重要要求,建立健全招商引資容錯免責機制,精準科學審慎實施容錯,最大程度調動和保護干部干事積極性,營造支持創新、鼓勵改革、寬容失敗、允許失誤的干事創業氛圍。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