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驛鎮2024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2024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干驛鎮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緊扣全市打造“一城五中心”、加快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目標定位,深入推進全市五項重點工作,推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立足項目帶動,構建鎮域經濟強支撐
一是經濟持續向好。截至6月底,我鎮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45億元,同比增長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0.89億元,同比增長0.6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700萬元,其中工業技改投資1800萬元。
二是狠抓項目招引。2024年元至6月我鎮新簽約總投資1.5億元的佳合鑫新型環保能源材料生產項目,已落戶經開區,引進松檸堂年產200萬片外敷型皮膚外用藥生產項目已開工建設,計劃投資1.2億元的包裝材料項目和計劃投資6000萬元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項目,均已完成初步選址。
三是盤活存量企業。重點圍繞邦瑞特、鑫和紡織、匯海汽車等存量項目做好服務;目前邦瑞特已引入松檸堂項目,已進入建設階段;鑫和紡織通過招商引資引入服裝和電商主體,目前已入駐兩家紡織服裝企業、一家農副產品電商企業;匯海汽車通過引入合作主體,準備新上一次性快餐用品項目。
四是推進一企一策。持續宣傳支持工業企業倍增“七條意見”等相關政策,制定規上工業企業一企一策明細表,落實黨委班子成員包保責任制,針對企業未來規劃發展制定了引導百膳農業開展訂單農業的生產模式,結合萬畝隆稻3號優質江漢大米申報工作幫助企業開拓市場、鼓勵天順能源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開發,提高項目智能運維水平,提質增效等10條具體措施,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二、聚焦民生實事,織牢民生福祉保障網
一是惠民政策宣傳到位。成立鼓勵生育專班,完善實施生育包保聯系機制,由機關干部、村干部提供點對點政策解讀服務。截至2024年6月23日已懷孕二胎數32人,已經生育二孩24人,合計56人。已懷孕三胎數5人,已生育三孩2人,合計7人;成立綜合性民生支持政策領導小組,落實黨委班子成員包片,駐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的“三包”責任制,截至目前,干驛綜合民生保障政策已填報319張申請表,已享受優惠82人。通過入戶走訪、共同締造活動召開灣場會、在干驛便民服務中心專設政策咨詢窗口等多種形式做好宣傳工作。
二是兜底保障有效落實。推進城鄉低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上半年新增低保戶25戶33人,核減退出11人,共發放低保金280余萬元;保障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新增特困供養人員5人,為全鎮271名特困供養人員發放特困供養救助金180余萬元;上半年臨時救助18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人全部得到幫扶救助。
三是社會服務日益完善。組織開展“文化惠民,賦彩生活”為主題的文化惠民活動月,組織文藝活動展演、戲曲下鄉展演5場次,舉辦干驛鎮第一屆“天羽杯”籃球邀請賽,開展“幸福干驛”電影展演50余場;在各村(社區)為老人進行免費體檢、組織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干驛進行義診約3000人次;完成福利院消防設施維修,更換25個老化的滅火器箱、對廚房電路、管道進行了升級改造,干驛福利院入駐湖北省養老服務平臺,福利院的運營管理更加規范。
三、推動集體增收,激發鄉村經濟新活力
一是盤活資源增活力。今年來共排查耕地8.3萬畝,第一期清理出原小組經營和發包的耕地共2532.9畝,由村委會集中統一發包,村委會協助承包戶申報相關補貼,從而提高承包價格,承包收益主要用于小組公益事業,實現了承包戶、村小組、村集體三方受益。
二是推動流轉見實效。加大“小田并大田”推進力度,積極發動外出務工村民按照市場價格優先將土地經營權集中委托給村委會流轉,由村委會選擇有一定實力的市場主體經營,收取居間服務費。明確每個村至少有一個灣組開展“小田并大田”工作,截至目前,全鎮今年新增流轉土地2605余畝,以100元/畝收取居間服務費,農民的收入得到保障,村級收入得到增加。
三是培育產業促增收。圍繞蝦稻共作產業,對晨云、天之泓原圣兵等蝦稻養殖合作社,對月池、汪河等村的小龍蝦養殖基地共4500畝蝦稻田相關配套設施提檔升級,打造標準化小龍蝦繁育、養殖、推廣一體化基地;圍繞優質稻產業,以百膳為龍頭,整合種養大戶資源,打造萬畝“江漢大米”品牌基地,實現種、產、銷全程社會化托管、品牌化經營。目前已簽訂3800畝種植協議,每畝增收200-300元。
四、推進農村治理,展現和美鄉村新氣象
一是優化人居環境治理,提升鄉村環境質量。按照“掃干凈、碼整齊、拆通透”要求,積極動員群眾參與村莊環境整治,清理房前屋后積存垃圾、雜草雜物100余噸,利用村級喇叭播放、發放宣傳手冊1200余份等方式,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實施綠化美化工程,積極整合資金,加快小微水體整治,啟動建設橋梁2座,新建及改造、加寬道路20.2公里,貫通風景河,連通干中渠,形成“工”字形水網布局,實現水體循環,確保水質常年達標,新建風景河大橋,沿線種植薔薇等風景樹2000余棵。
二是完善共同締造機制,發揮村民主體作用。找準群眾需求,對試點擴面各村200多戶逐戶走訪,召開灣組會等32場次,共收集問題86個,已解決問題45個。健全“村黨支部+黨小組+中心戶+群眾”的四級組織架構,明確1名中心戶聯系10名左右群眾。在八團村試點建立了積分制愛心超市,小河、八團、沙咀等村在端午佳節組織開展包粽子、評選“好公婆、好媳婦”等各類活動,以身邊典型帶動文明新風,傳播了正能量,極大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熱情。
三是加強法治體系完善,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加強鄉村法治宣傳教育,組織法治宣傳活動3次,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舉辦法治講座10場等形式,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識;建立矛盾糾紛調解機制,今年以來,我鎮共排查登記涉穩事項9起,受理群眾信訪事項35起,及時化解村民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全鎮妥善處置8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均未造成不良影響。
五、樹牢底線思維,維護平安穩定新局面
一是關注治安熱點,開展專項整治。嚴打電信詐騙,將全鎮20602名18-50周歲在冊戶籍人員下發到村(社區)進行信息摸排,通過多種渠道聯系、核實,最終確定276名重點人員,建立《自主摸排涉詐高危人員審批表》;開展禁種鏟毒,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地毯式踏查,截至目前,專班共發現15批次共計248株罌粟,已全部上門鏟除并將相關行為人交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二是完善防控體系,維護社會穩定。調整專兼職輔警隊伍,開展針對性的治安巡邏,今年來協助派出所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破案4起。實行民警包片制度,深入村組,常態化巡邏,提升見警率;持續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協商調解矛盾糾紛,堅持預防在先,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三是筑牢安全防線,狠抓隱患消除。開展了燃氣安全“三件套”安裝等檢查,下發整改通知書17份,排查安全隱患;進行農村危舊房地毯式大排查,及時推送極端天氣預警,確保“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截至目前,全面摸排鎮C、D級無人居住閑置房屋102戶,共申報危房改造5戶,已全部改造完畢;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截至目前共計檢查出隱患110處,已全部整改,有效地保障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六、堅持從嚴治黨,把好自身建設方向盤
一是強化思想建設。舉辦“年輕干部學習班”5期、思想能力作風建設宣講會2次;組織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伍,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進鄉村”等宣講活動累計50多場次,覆蓋聽眾5000余人;組織動員廣大群眾參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好媳婦、好公婆”等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機關干部集體前往鄢紅榜烈士紀念碑處參加清明節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天門革命烈士紀念碑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等,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和思想認識。
二是突出重點監督。緊盯惠農資金、重點項目建設及“三資”領域腐敗,聚焦黨員干部“帶彩娛樂”、安全生產、秸稈禁燒等問題開展監督檢查6次,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下發通報3次,提醒談話9人。開展重點場所突擊檢查1次,簽署《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抵制“帶彩”娛樂承諾書》168份。
三是強化作風建設。緊盯“四風”問題的新表現,開展集體談話和個別談話10次,組織召開警示教育大會3次,觀看警示教育片5次,通報相關案例14余例。節假日期間均通過微信、短信等平臺發送簡單過節、居家過節、廉潔過節等提示80余條。結合全鎮清廉村居建設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婦聯、工會等活動,針對酒駕醉駕及秸稈禁燒、黃賭毒等問題開展警示教育活動4次,微信公眾號發布“廉潔從政”宣傳文稿12篇,增強了全鎮廉政文化氛圍。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全鎮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產業結構不優,各村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重大項目投資仍然較少,工業產業發展勢頭不足;反詐禁毒工作形勢依然嚴峻、村級矛盾問題相對突出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標,采取有力措施、攻堅克難,切實加以解決。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