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蔣湖農場政府工作報告
創新現代產業園平臺
建成“一城四基地”標桿
2024年蔣湖農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四大目標,即建設成現代農業產業園、華中地區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農墾特色小鎮、新型移民城,全場上下拼搏奮進,攻堅克難,找短板,補缺次,創新工作機制,壓實責任擔任,積極穩妥地向既定目標穩定推進。各項工作均有了長足進步。
一、多措并舉謀發展,打好振興攻堅戰
1.園上出招,扛穩農業現代化重任
????在全力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蔬菜產業鏈示范基地上做文章。
一是超前謀劃解難題。以現代農業產業化模式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抓手,大力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蔬菜科技示范園,積極開展蔬菜產業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試驗示范,有效地破解了當前天門蔬菜產業“三難”即“存儲難、銷售難、標準化生產難”的問題。
二是因地制宜建平臺。完成了總用地3012畝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總體規劃,突出農產品加工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科技園“三園合一”的功能定位,緊緊圍繞“生產加工、科技創新、物流集散”三大核心功能,促進蔬菜全產業鏈條增值,建設智慧農業物流云平臺。園區一期工程于2022年3月開工,目前已投入6.5億元建成冷鏈倉儲物流區、農貿交易區、農產品加工區等核心板塊以及污水處理廠、“三橫三縱”市政道路等配套設施,加工區已入駐企業6家,其中投資5億元的湖北福滿源科技項目已順利投產。
三是科技示范強服務。投資1200萬元,打造集采摘、旅游觀光為一體的3000畝蔬菜科技示范園,建設5組智能連體大棚,48座單體大棚,由湖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作為科技支撐,提供指導服務,開展蔬菜產業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試驗示范,根據江漢平原的生態特點、氣候環境、產業現狀優選1570多個品種的蔬菜進行種植。項目建成以來,蔬菜科技示范園成為科普觀光采摘目的地,已接待來自江西、湖南、廣東等省市參觀100余批次,累計來訪人數2100余人次。
2.補鏈強鏈,培育農業產業動能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堅持“鏈”上發力。蔣湖農場堅持以全產業鏈建設,著力強鏈延鏈補鏈,促進農業產業鏈上下游形成合力、共同增效,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了新動能。
一是大力招商引資。以產業鏈為依托,以鏈上企業為載體,大力開展增鏈補鏈,補齊發展短板。今年市布招商簽約項目4個全部完成,市布開工項目1個已完成5個(其中投產1個)。湖北蛋鏈食品公司總部已落戶蔣湖,進駐現代農業產業園,湖北華淀食品項目將為天門8萬多畝土豆、紅薯種植帶來更廣闊的空間。
二是培育本土企業。形成了以福滿源科技公司為龍頭的蔬菜加工產業鏈,福滿源完成年產5萬噸黃豆醬生產線的設備安裝調試和試生產,目前正在組裝3條生產線(1條豆腐乳品生產線、2條脫水蔬菜生產線);以天豐惠農公司為龍頭的冬瓜加工產業鏈,建立“農戶+基地+合作社+公司”訂單模式,形成“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的產業服務模式,將冬瓜皮、籽、水全部利用。訂單種植冬瓜3萬畝,認定為有機食品(冬瓜)基地,帶動種植農戶360余戶,解決288人就業;以龍牯食品為龍頭企業的蔬菜休閑食品產業鏈,對蔬菜產業形成了“兜底蓄水池”。
三是盤活農墾項目。農場緊緊圍繞農產品加工車間建設項目,確保每一個項目在規劃、建設、運營三個核心要素一體化運營,先后建成的4個產業扶持項目均一派生機。即占地40畝,投資100萬元的柏臺采摘休閑大棚;占地30畝,投資400萬元的鑫浩天休閑食品加工公司;占地25畝,投資331萬元的天豐標準化育苗基地;占地40畝,投資246萬元的長清潮汐智能大棚。四個項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柏臺休閑采摘大棚扶持脫貧戶3戶,每戶年打工收入2.5萬-3萬元。天豐智能育苗大棚第二期已竣工,年可育苗8000萬株,改變了以前合作社到河南、山東等地進購蔬菜苗的歷史,累計為農戶讓利70多萬元,備受農戶稱道。同時充分發揮靈活性,保證建設不拖拉,多方籌資670萬元,快速推動蔣湖移民農貿市場正式運營,為蔣湖群眾與企業提供服務。
3.創建品牌,開創精品戰略局面
大力實施精品戰略,鼓勵企業重品質、創品牌、樹形象,力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以品牌搶市場、提效益、促發展。
一是打造綠色品牌。加強品牌建設,成功舉辦2023年江漢平原(天門)蔬菜產業大會,被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授牌“中國華中地區蔬菜集散地”。發揮國家“有機農產品”“湖北省農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湖北省十強50佳龍頭企業”“湖北省蔬菜協會”等榮譽,進一步叫響了“農墾優品”“農墾佳蔬”“富硒有機”“陸子笑”“三道坡”“龍牯食品”“曾如意”等農墾特色品牌,提升農產品綜合利用價值。湖北集福德食品獲得歐盟出口證書。望家歡百農惠成功取得粵港澳大灣區出口食品原料種植示范基地認證,取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天門)農產品供應鏈中心認證。
二是發展電子商務。開展線上線下互動營銷。與中國消費扶貧網、中國郵政“郵樂網”購物平臺、湖北農商行“利農購”購物平臺、興盛優選社群平臺、十薈團社群平臺、美團優選、天貓商城、拼多多、橙心優選社區平臺等網絡平臺合作,開展線上營銷。僅電子商務銷售額達1.5億元。
三是拓展休閑產業。圍繞農墾文化、移民文化、知青文化和紅色文化四大特色,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發揮鄉村生態環境美、田園風光秀美和農墾文化深厚底蘊等獨特資源,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引進望家歡農業發展公司,打造集采摘、旅游觀光為一體的蔬菜科技產業園;積極引入民間資本恢復雪災后的大棚種植,打造集休閑觀光采摘為一體的“百佳臺”田園綜合體。打造3000畝蔬菜示范種植中小學生教學實踐基地。
二、穩扎穩打建平臺、經濟增長可持續
一是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積極爭取支持,完善第一期1729畝加工區的基礎配套功能,確保3000立方污水處理廠、23萬立方冷庫、2萬方交易大廳和2400平方結算中心如期運行,為入園項目提供更加優質服務和更強有力支持。
二是提升蔬菜科技示范園輻射力。持續發力,發揮300畝核心區示范作用,建成3000畝江漢平原(天門市)蔬菜科技示范園,持之以恒地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形成“良種-育苗-種采-冷儲-交易-檢測-加工-品牌”八個環節全產業一體化運營,真正實現輻射20萬畝露天蔬菜示范。
三是借力省農發集團抓產業提質。蔣湖農場已正式成為省農墾集團的股東。下一步將借船出海,利用農發集團這艘農業航母,在農產品加工、品牌打造、農產品營銷、重點農產品加工項目扶持多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目前擬定北大荒集團的淀粉加工項目,湖北蛋鏈公司蛋制品加工項目作為合作意向。
三、“四個重點”明方向,發展企業有新招
一是堅持招大引強。確保意向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納統。招引一批優質項目快速落地,力爭招商項目全年簽約4個,開工3個,投產2個,確保1個5億元項目落地。
二是支持擴規上檔。大力落實天門工業企業倍增黃金七條政策,一企一策,開展梓云新能源、龍牯食品、集福德三家規上企業上門服務,支持企業擴規升級。
三是發展數字經濟。力爭申報2億元以上規上服務業落地見效。做大深圳望家歡百農惠公司網上交易規模,力爭全年突破一億元,圍繞湖北蛋鏈打造國內蛋雞產業數字化服務一流品牌。目前百農惠公司已取得湖北省唯一的農產品出口備案資質,計劃今年上半年在線下開通300家供銷荊品直營店。
四是引進總部企業。已引進中核集團(北京)匯智新能源公司注冊,成為湖北地區總部。該公司已完成武漢、潛江、襄陽等地6個新能源項目31.3MW,預計投產后可增加稅收1500萬元。目前已上交稅收78萬元。
四、創新模式有特色,蔣湖治理創新篇
1.是啟動特色小鎮規劃
緊緊圍繞四種文化即農墾文化、紅色文化、移民文化、知青文化,啟動農旅文旅農墾特色小鎮總體規劃。
2.是深入推進“五城共建”
即創建以紅軍溝紅色文化長廊項目為主體的紅色城、以產業園區與蔣湖城區產城融合發展的產業城、以志愿者服務隊參與基層治理的志愿城、以發揚知青文化傳承知青精神的知青城、以移民小游園、移民民俗館等展現移民文化特色的移民城,目前長青民俗館已建成開放。
3.創新社會治理模式
構建“十戶三聯”鄉村振興模式,即以潔美蔣湖為主的“3+7”十戶聯創模式;以楓橋經驗為主的十戶聯防模式;以共同締造為主的十戶聯建模式。目前已確定556名戶長,全面開展共同締造美麗灣區的6個試點示范工作。落實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要求,收集干部領辦實事235條,目前已解決問題185個。柏臺村把朱氏祠堂變成了幸福食堂,解決了全村65歲以上老人就餐問題,目前踴躍到幸福食堂就餐的老人已有315人。共同締造現今已成為蔣湖打造美麗鄉村的重要抓手。
五、落實責任敢擔當、重點工作爭先鋒
農場深入貫徹落實全市五項重點工作指示精神,針對五項重點工作的具體落實,統一思想,廣泛調研,專班專責,快速破局。
工業倍增方面。敞開招商大門,做好企業服務,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下。截至九月底,農場各項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工業增加值排全市前列,貿易增速從全市倒數躍居全市第 ,楚都泰塑、龍牯食品、梓云新能源3家企業被省經信局評為創新型中小企業,福滿源完成年產5萬噸黃豆醬生產線的設備安裝調試和試生產。今年已完成小進規企業1家(梓云新能源),完成限上商貿1家(湖北蛋鏈科技)。
共同締造方面。科學規劃,狠抓落實,建成市共同締造試點村擴面(社區)3個。同時共同締造試點積分制已率先建立,共同締造積分制積分細則、積分兌換辦法已在試點小區永興小區、惠民小區公示,已開始按照模式組織實施。
就地城鎮化方面。多措并舉,協同宣傳,積極推動群眾的政策認識,截至九月底,蔣湖農場發放認購卷共52張,已使用認購券購房32套,使用率達61.5%,其中3戶疊加使用房票,合計享受政策226萬元。
鼓勵生育方面。深入調研,有的放矢。經過多次大數據摸底統計,蔣湖農場現有已婚育齡婦女2302人,其中已婚未生育66人。結合線下政策宣講,線上發文推廣,多措并舉推進鼓勵生育政策落實。截止10月新出生70人,較2023年同比增長23%。
集體經濟方面。務實求真,通過深入開展“三資”清理,整合區域資源,制定“一村一策”方案,同時利用新能源項目、推動土地流轉、盤活閑置資產和閑置土地等具體方式。多措并舉,協同并進,打好發展集體經濟的“組合拳。截至9月份,蔣湖農場集體經濟需超10萬元目標村(社區)共4個,已全部完成。
六、總結經驗查缺次、做好規劃迎明年
1.2024年獲得的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1)天門市華中地區蔬菜集散地
(2)湖北蔬菜產業技術研究院
(3)省級森林城鎮
(4)納入國家農業產業科技示范創建名單
????(5)柴莊大隊被省水利廳評為2024年省級共同締造美麗移民村
2.2025年工作思路及目標
今后蔣湖農場將結合全會精神,深入研究、統籌謀劃,圍繞“跨越趕超、爭先進位、建成示范”總要求,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推動產業發展,堅持助企紓困,穩住農業基本盤,為天門打造“一城四基地”貢獻蔣湖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